您的位置:首页> 大咖专栏

12-01 18:05:52 ——

VUCA时代,B2B销售漏斗该怎么玩?

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。

移动互联的疯狂时代,世界正为之改变。

VUCA时代,不稳定volatile、不确定uncertain、复杂complex、模糊ambiguous,无论是工作本身,还是所处环境,还是发展变化,每天面对各种挑战和未知,各种复杂问题需要解决,我们无法按部就班完成每一项工作,无法朝九晚五过每一天,甚至无法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。

让人无所来、无所驻、无所往。


销售亦如此。

移动、电商、O2O这些怪词让企业级从业者无所适从,感觉不做移动应用,就没了出路,感觉不做微营销,就无法生存,不玩个社群,就严重落伍,是这样吗?

从买者角度,面对信息泛滥、众说纷纭、铺天推广,到底听谁信谁、如何做出决策?购买动机是外界激发,还是内压产生?客户需要如何获取信息?又需要什么样的方案解决问题、达成目标?如何考查验证?

无论卖还是买,海量碎片信息将我们带入蛮慌时代。

已不像工业时代,用流程定义,然后按部就班执行。

一、再认识B2B销售

销售与销售不同。

比如面向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类快速消费品、耐用消费品,业内称2C,称这类买者为顾客。

比如面向企业和组织的生产工具、生产资料、经营管理工具及运营支撑系统,业内称为2B(财政资金为2G,与2B逻辑相近),称这类买者为客户。

“用户”一词,既可以说是2C个人消费者,也会指2B中企业中的个人用户,其区分的关键,是二者应用需求和应用场景不同。在2B销售中,也会分析个人处境与个人购买动机。

即使B2B,身处不同行业、有着不同经历,大家所指也不尽相同。

下面【购买复杂度模型©】呈现了不同客户购买的复杂度,以及其营销/销售管理关键点。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根据客户购买金额、决策复杂度、决策周期等因素,从左到右大致分为快消品、耐消品、工业品(及工程/办公)、解决方案等几类。

交点以左,购买者为个人或家庭(2C)为主,产品单价越低,终端客户购买决策越简单、周期越短,对于商家来说,市场品牌、渠道、促销越重要。

交点以右,购买者多以组织和企业(2B)为主,购买金额越大,参与决策人员越多,最终客户购买决策越复杂、周期越长、影响因素也就越多,对于厂商来说,销售能力、了解需求制定价值方案、综合服务能力越重要。

企业购买包括左侧商品的企业大宗团购业务。

不同业态,对人、业务、数据的管理要点和难点都不尽相同。

对于人员核心技能,也不一样。

试想,如此几类对于企业级应用软件而言(比如销售管理/CRM之类),会一样吗?

试想,快消品的管理方法和工具,能满足企业级解决方案销售的管理需求吗?企业级解决方案销售的管理方法工具,能适用快消品管理吗?

除非,做得不够深。

或者,只做通用。

我们只说右边2B。

二、互联网时代的B2B销售

移动互联时代,企业购买和B2B销售的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。

前两天见一位超大集团总经理,他说“在当下复杂多变的时代,企业战略也不是三五年不变,可能会随时调整以适应变化!”

VUCA时代,客户身处充满竞争和不确定的生态系统中,需要随时应对各种变化,环境让客户变得更加敏感。

对于企业级解决方案购买,决策模式与流程、组织资源和预算配置,或将随需而变。

真是“计划赶不上变化”!

这种情况下,销售按既定打法、试图通过“自己的”产品去满足客户“随时应变”的需求,真如刻舟求剑了。很可能,你每次见面,客户都有了新变化

客户也生活在一个移动互联时代。

购买之前、或接触厂商之前,甚至需求还是潜在阶段,他们会通过搜索、社交网络、特定社交圈来了解相关信息。可以说,企业采购是从线上开始。

与销售见面之前,客户已经拥有了足够信息,认知思考比较深入,与销售见面的目的,或征询、或验证,或解惑,或听取建议,客户已经不是对你“一无所知的小白”,这对销售提出了更高要求,销售已无法靠喋喋不休、死缠烂打成交。可以说,客户拥有了信息所有权。

移动互联时代,客户有机会在购买之前,依托体验做出采购决策。

即使需要total solution,企业或将不必通过一次买断产品,一下和销售签个超级大单。需求更清晰聚焦、目标更清晰、方案更有针对性、效果更可量化,购买更碎片化,甚至按使用效果付费,采购成本不高,替换成本极低,购买中、购买后的体验成为关键。

移动互联时代,如果你还是一位勤奋跑街的销售busy sales,不断推门陌拜客户、不断介绍你的公司、推销你的产品、简单回答几个问题就想快速签单,那么,也许你只能靠出卖体力、卖出最低价的产品,随时被对手替换、或被送货的小哥取代。

这个时代,那些只会背台词、介绍产品、死磨硬泡的销售,那些只会按部就班三板斧的销售,那些只会做关系、不能给客户专业建议的销售,或许已不是客户真正想见的人。

在这个时代,客户真正想见到对他有帮助、有价值的人。

客户需要帮助,而非恭维

客户需要体验,而非便宜

三、传统销售漏斗之殇

销售漏斗,作为一个销售流程方法论,作用不可低估。

销售漏斗将2B销售过程,根据客户采购逻辑、销售步骤等因素划分为几个阶段,通常是从目标客户到“潜在、意向、立项、方案、商务、成交”等环节,标注每个阶段关键任务、应用工具、判定标准,并赋予每个阶段成交概率,以管理销售过程、动作及可预测结果。


销售漏斗是购买逻辑,从前到后(或从上到下)每一步,是客户思维意识认知过程、客户群体决策形成过程的逻辑,这也是事物一般规律。

销售漏斗是购买流程,企业客户一般会按诸如“意向、方案、评估、决策”等基本步骤进行,不同形式的漏斗,是对客户此次采购“任务”或“项目”不同维度的诠释或细化。

销售漏斗是指导路径,据此销售团队可以建议统一的步骤和方法,销售人员可以根据每一步的动作按图索骐,指导销售应用相关工具、完成相关任务。

销售漏斗是成交概率,不同阶段销售成交概率(即赢率)不同,通过对不同阶段赢率定义,再结合各阶段的项目预计金额,就可以推算出该项目的预测收入。

销售漏斗是预测管理工具,根据漏斗中项目填充形状,比如口大肚小、肚大口小、棱形、哑铃型等,以及流速、斜率等指标,加之赢率预测,可预测业绩目标及分析差距,以及诊断团队能力和瓶颈。

我们进行一个小调查:

那么,别家公司的销售漏斗什么呢?他们直接使用的效果和感受如何?

一起看看领域内主流漏斗(取材于网络公开资料)。

据传西门子曾使用漏斗,其特点是充分考虑了营销引导客户来源,以及客户购买阶段过程。


据传微软曾用漏斗,基于solution selling理论,其特点是将客户采购行为与销售行为同步,并辅以可量化成果,这是管理销售行为的突破。



CCS的漏斗,据传曾为SAP/ROCKWELL等公司使用,其特点是考虑了客户同步、项目活跃状态。


下面是另一个形式:



用友漏斗,其特点是标准化了销售过程,在世纪之初曾指导用友从产品销售向解决方案的成功转型。



这些漏斗,各有特色,异曲同工。

本是很好的管理工具和方法。

很多公司把销售漏斗与业绩计算、资源分配、绩效考核相关联,未使用漏斗管理或进入漏斗的项目,不计算业绩、无法获得资源、甚至不报销费用,“逼迫”着销售使用。

即使如此,在很多组织实际应用中,屡有偏差,如:

忽略“采购角色”,对人的因素把握不足,然后会出现围绕没有决策权的小角色或某一两个人从头跑到尾,结果可想而知;

忽略企业采购基于组织和影响力的“决策结构”,有人说了算但不参与,有人活跃但权力不够,有人说了不算却一直坚守……,每个人都在认识的不同阶段和状态,这种多人交叉互相影响的复杂采购,一个直线流程岂能覆盖?

忽略了“个人态度和动机”对决策的影响,就事论事,就业务需求谈解决方案,对个人处境、个人面对变化的态度、个人动机诉求淡化,发现按部就班走完流程,却没几个支持者;

还有,忽略了我们处于VUCA时代


VUCA时代,

见到客户时,他真在第一阶段吗?

客户一定会按你的步骤和你走吗?

漏斗只会往下、不会往回走吗?

你确认决策者和你在一起动吗?

客户会跟你走完每一步吗?

到底为何停滞不动很久了?

每个阶段的项目健康吗?

……


试想,目前应用漏斗管理销售的组织,正为什么焦头烂额?

是不是漏斗信息真实性、项目质量?是不是每月每季review和所谓“项目穿透”?看着漏斗里的每个项目,却为如何有效推进大伤脑筋,销售经验不行,经理精力不够……

思考一个问题,在每个销售真实的漏斗里(注意,是“真实”漏斗),最后赢单的,能占百分之多少?

其他项目,到底去哪儿了?


VUCA时代,不是线性和流程的时代,客户不会按部就班购买。

商机出现,识别状态变化,远比判断哪个阶段更重要。

项目可能在任何阶段进入,也可能从任何阶段退出。

按流程推进,或为刻舟求剑。

按步骤销售,销售的单边游戏。        

四、社群体验营销漏斗

这是一个体验的时代。

这是一个口碑的时候。

这是一个社群的时候。

漏斗更应回归客户购买过程本质。

企业购买,同类企业会自发组建成社群部落,通过彼此共识、社群体验与口碑,产生共鸣,触发动机,开启他们的认识、购买之旅。

没有社群和口碑,就没有购买。

企业购买,以解决组织问题、为企业带来经济增加值和投资回报为目标的群体行为,个性化需求、针对性解决方案、真正独立决策,最终自己做主。

没有个性化,就没有决策。

VUCA时代,变化和不确定成为常态。

企业最终决策者、决策影响者身体的任何一个细微变化,都有可能影响企业购买的最终结果。

而销售人,如何成为这些变化的营造者、创造者、受益者,而非无奈的受害者?


移动互联时代,聚焦需求、基于体验、碎片化购买的过程,任何一次销售行为,对象未必是之前漏斗内的客户。任何一次销售行为,未必所有漏斗客户都随你前行。

或许,销售漏斗具备了“开放性”。

客户可以在任何一个阶段进入,也可能会在任何一个阶段退出。

因为能轻易获得各类信息,客户对常规拜访、传播、会议宣讲等已经疲劳,厂商必须集中核心优质资源,通过强有力的“关键动作”,对客户认识和决策做出聚焦直接深刻的影响。

当我们在每个漏斗阶段时,可能面向了漏斗内客户,也可能会面向之前未接触客户,销售的动作和资源投入,必须具备这种开放性。

他们之前通过互联网或社群有了一定了解,通过社交媒体或圈子传播,在中途参与进来,可能在这个动作之后,就进入了下一步。

同时,每个客户在经历这个动作之后,推动和转化率并非100%,有人或前行进入下阶段、或停滞等待再次验证、或选择离开不再考虑,都有可能。

或许,企业级销售过程应集社群体验转化相互影响于一体。

这个过程,也应该符合人做出决策的思维意识过程,符合人类认知与思考的基本规律。


基于对人类思维认识形成过程的理解,以及VUCA时代,移动互联等多种外在手段、方法、方式,结合“people buy formpeople”、组织购买基于面对面交流建议信任等特点,汇成下图。

几个关键词。

逻辑

从左至右,这是一个企业级客户形成购买决策的过程。口碑、认知、体验过程中,与客户共同识别变化及压力、形成改变动机(从潜在需求到明确需求);客户的体验、决策阶段,是对问题定义、解决方法、采购标准的发散性思维和评估阶段,最后是对性价比、投资回报、实施风险等决策阶段。这符合人类基本认识逻辑。

关注

在企业级购买中,客户在不同阶段会关注不同内容,口碑阶段关注事件和人,认知阶段关注业务情境和需求,体验阶段关注方案和产品,而在此阶段也开始了个性化需求、个性化应用场景的细化,到决策阶段关注厂商实力、服务能力、内部实施风险等。

角色

在整个过程中,传播、认知、体验、决策几个关键动作中,面向的客户角色不尽相同,或者说应该有所区别。企业购买不同于个人购买,会有使用者、采购者、评审把关者、决策者、审批者等不同角色。该漏斗背后,必然会有这些人在不同阶段的出现规律。

开放

客户购买不是见过厂商之后才形成动机,也不只是在厂商启发下有了需求。客户可能会比厂商更专业,企业接触厂商前,可能已经做足了功课。客户问了三个关键问题后,心想“我要买”,销售不能说“对不起,我们在从意向到方案阶段,请完整描述一下详细需求,我还要给你出个解决方案”。

切面

在这种情况下,传统漏斗的“进程化管理”将面临巨大挑战。销售需要将项目根据紧急度、活跃度重新分类,针对紧急活跃项目进行形势分析、结构覆盖、决策链和关键人态度等判断,由此制定最为有效的跟进策略。

精准

体验精准,计划精准,行动精准。因为是多人购买、长流程决策,在不同阶段的切面下,销售要面向销售形势、不同角色,每个人不同需求、不同影响力、不同态度,分别制定有效应对策略,选择最关键和重要的工作突破。

相对而言,客户联系方式和基本信息、销售行为与外出路线之管理,徒为其表。


五、VUCA时代企业级营销关键能力

如今,互联网并没未取代线下。

企业级,不见面、无体验,不购买。

时代变了,客户变了,行为变了,购买变了,销售还继续走老路?


新时代,B2B解决方案级销售,玩法可能有些新变化。

群体效应,有效利用社群和口碑传播,关注特定群体的具体业务场景,传播聚焦主题,纵深延展,避免棍扫一大片,避免捎带脚,切忌泛滥。

体验营销,通过客户场景、同业共振与同行应用,帮助客户在场景中体验,链接现状与愿景,构建未来应用场景,帮助客户解决难题、量化价值。

开放漏斗,基于社会化群体营销下的重点客户管理跟踪,基于体验营销的商机开放性捕获,而非聚焦特定客户的“直线”和“流程”经营。

精准的形势判断,每次接触客户,可能都需要重新审视处境与状态,需求还是那些需求吗?方案还是那个方案吗?你的支持者还支持你吗?不能结构化、逻辑化识别变化、收集和管理信息,盲人摸象,必不知从所。

高质量拜访沟通,销售的成功,群体性体验之后,决策前将是一对一专业沟通,客户在想什么、关注什么、会分享什么、想了解什么、想听哪方面建议,最终要靠高质量的面对面沟通。这种能力,将成为很多B2B销售人员的关键能力,也将成为阵亡销售与超级销售的分水岭。


VUCA时代,你的,未必是你的,不是你的,未必就不是你的。

VUCA时代,企业不会与同一供应商完成“重头到尾”的全流程接触,见到他时,或许你不知道他爱你有多深、恨你有多深。

VUCA时代,企业不再为重大决策做出艰难抉择,而通过口碑、不断体验,通过很多小决策和群体评价,实现重大决策的稳步推进。

群体决策,开始成为是一种持续渐进、螺旋深入的过程,成为个体认知与群体决议的融合,成为去中心化的群体共识决策过程。

面对的,不是哪一个人,是企业中多个人。

面对的,不是一家企业,是多家相互影响。

是群体人。

是社会人。


相关新闻

  • 地址:
  • 总部:北京,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金隅嘉华大厦C座1106室
  • 分部:上海、石家庄
服务热线:
4000-010-815
周一至周日9:30-18:30

销售罗盘公众号

幸福销售人公众号

寒崖(上海)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2015 沪ICP备14034303号-1 设计制作:雅酷互动